找到相关内容12908篇,用时7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唐代前期的敦煌艺术

    ”、“因果报应”、“轮回转世”思想的产物。佛经里说:阿阇世王年迈无子,遂请相师占卜,相师说:王应有嗣,但此人尚在山中修行,命终后即来投胎。国王求子之心迫不及待,遂下令断绝道人食粮,道人遂被饿死。但王后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8455390569.html
  • 惟因老和尚禅七开示

    豁达空,拨因果,莽莽荡荡招殃祸。”豁达空,外道断灭空。“诸佛法身入我性,我性同共如来合。”众生心中诸佛,念念证真,一鼻孔出气。“不离当处常湛然,觅即知君不可见。”佛身充满于法界,普现一切众生前,灵觉之...

    惟因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431590728.html
  • 东亚与和合——儒释道的一种诠释

    的现实性,也   不是一种不在场的可能性,而是一种不断越出人文地平线的价值创造性。一切生生不息的创   造冲动都是非线性的,非因果的,不可逆料的,本质上是艺术境界创造。   和合是人类这种“会自我...因为世界一切事物都   置于因果关系之中。因是原因,是能生;果是结果,是所生。“谓依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   生”〖 ZW(〗唐·玄奘译《缘起经》,景印《碛砂藏》本。〖ZW)〗,此是彼的缘,彼依此而 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15891517.html
  • 商羯罗的解脱观及其思想渊源

    所作所为找到了一个相报应的场所,或者说实现了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的目的。   早期《梨俱吠陀》的神曲《意神赞》说:   “汝之末那,已经离开,到达遥远,阎摩境内。   吾人使之,退转归来...

    孙晶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0691538.html
  • 晚明天主教与佛教的冲突及影响

    不禁伦常日用的主张。因此,利玛窦这般设难,是有意诬佛,惑世人耳目,“是谓骋小巧之迂谈,而欲破大道之明训也。”[38]   此外,佛耶二教在因果报应、天堂地狱等问题上也颇多争论,本文不再赘述。由这些争论...

    马晓英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1091549.html
  • 宽谦法师:唯识学入门——生生不已的生命之流

    ldquo;三世因果”的观念。也就是说,我们生命现象是怎么形成的,简单的说:惑、业、苦不断的循环。因为很多疑惑,所以我们就不明事理,善业也造,恶业更造,然后这些业成熟的时候,就变成苦果。然后...

    宽谦法师

    五明研究|宽谦法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1091551.html
  • 《隐喻文化学》第八章 宗教的必然是象征的

    一种先验意义并寻求表达自身。所以,在中世纪人们的思维中,宗教象征主义的态度远比因果求证的理性态度更为确凿。③   第三节 象征——对不可言说的言说   象征与宗教关联的再一个重要原因在于,宗教内容...

    赵维森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2191579.html
  • 迈向佛家型般若治疗学的建立——以《金刚般若波罗密经》为核心的展开

    连续谱中,而不只是切个片断来看待也。能将此“业”之“因果 ”连着看,而刻意的摆落自己,“让自己的生命回归到原始,此即可净其业障”。   【究竟无我分第十七】此说菩萨之无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 相。...则思绪变为混沌。修假观若执假,则拨无因果。修中观若执中,则偏立不得自在。而 “空、假、中”三者之运用,学人当自行调整何时修空,何时修假,何时修中,重要的是要达于与佛心相应。同上注。此观空、观假、观中之...

    林安梧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4491607.html
  • 池田知久:孔子的宗教批判

    宗教批判的传统,战国末期最大的儒家思想家荀子提倡“天人之分”,即否定自然和人的因果关系。儒家的宗教批判,得到当时争执中的其它学派的注目。譬如《墨子?公孟》有:   子墨子谓程子曰:“儒之道足以丧天下者...

    池田知久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024091883.html
  • 伦理学中的形式与实质

    的偏向是基于感觉的欲望,在这一感性的层面上,人完全属于现象界,并受因果规律的支配,惟有纯粹的(形式的)道德法则,“才使我们意识到自己作为超感性存在的崇高性”。[7]不难看到,道德的形式之维与道德的崇高...

    杨国荣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111091963.html